English

书价面面观

■石 峰
2000-03-23 来源:光明日报 ■石 峰 我有话说

“现在的书太贵”,这种抱怨不但来自读书人,普通老百姓的反映也很多。有的家长到书店为孩子买书,薄薄的一本,要是在自己小的时候只需几毛钱,现在要好几元。但是也有对此不以为然的,他们说,书贵不贵不能简单地与过去比,现在一根雪糕多少钱?给孩子少吃一根雪糕就可以买一本书了。

各说各的理。那么,现在的书到底贵还是不贵?平心而论,书价是高了些。问题出在哪里呢?

我国的图书定价,从1954年到1987年一直实行全国统一按“印张分类定价标准”定价,而且标准定得很低。1984年对图书定价进行了一次调整,一般图书一个印张(相当于32开本的书32页)也只有0.075元—0.23元。大中专教材和中小学课本实行国家统一定价,定价标准则更低。与此同时,国家对出版用纸和印刷工价也实行限价,并对部分重点门类图书和中小学教材由国家财政给予补贴。1988年以后,除课本外,其他图书的定价贯彻“以盈补亏”和“保本微利”的原则,实行控制“定价利润率”的办法。这一时期的书价总体上仍然比较低。1993年以后,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,国家逐步放开了出版用纸的价格和印刷工价,对图书再实行限价,事实上已经难以做到。1993年4月,经国务院批准,除课本外,放开了大部分图书的定价。此后一个时期,图书价格涨幅较高,从1993年到1997年,平均每一印张从0.46元涨到1.01元,而读者的实际感受要比这个涨价幅度大得多,因为部分图书的实际定价要比平均定价标准高得多。1997年以后,书价涨幅虽趋于平稳,但仍高于其他消费品的价格水平。

长期以来,我国把图书当作宣传品对待,对书价控制比较紧。改革开放以后,图书作为商品逐步走向市场。随着图书生产的直接成本(包括纸张、印制、稿费等费用)的大幅提高,间接成本(包括管理费用、销售费用、财务费用等)成倍增长,出版社要实行自负盈亏,图书定价随行就市提高,甚至涨幅比较大,相信绝大多数读者是会理解的。问题在于,在读者的眼里,目前的图书价格存在不少非正常因素。有的出版社片面追求出大部头的书,追求装帧豪华,书价定得太离谱,一套书就上千元、几千元,甚至上万元、几万元;有的出版社对图书定价随意性太大,有的书第二版重印与第一版相隔时间很短,按说重印书成本大大降低,书价应该相应下降,而实际上第二版比第一版定价还高得多;有的出版社内部管理粗放落后,经营水平低下,费用支出极不合理,导致图书定价偏高;非法盗版、盗印图书充斥市场,把图书价格搅得乱七八糟。还有一点也值得一提,有的读者对图书的商品属性认识不足,总认为图书出版不应该赚钱,图书定价不应太高。其实,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,图书生产也必须遵循价值规律,否则出版业就难以为继,最终对读者损害更甚。

图书定价在图书市场上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。一些出版社面对相对低迷的图书市场,也从图书定价的角度进行反思,我们相信他们会在经验教训中掌握图书生产的经济规律,图书定价会日趋合理。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引导和监督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